资讯 > 融资

一年爆赚50亿,营收超2个茅台,却仍不太成功?“伪装国货”统治下的赛道还要再“加油”?丨投融界研究院063期

故事的主角就是靠卖食用油而闻名天下的金龙鱼。

10月15日,创业板迎来其成立以来最大规模 IPO。

故事的主角就是靠卖食用油而闻名天下的金龙鱼。

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——益海集团旗下最核心的子公司、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之一,有人称其为“油中茅台”,但它的营收能力却是茅台的两倍有余。

而在这个巨无霸的背后,还隐藏着更多的故事和整个中国食用油市场的秘辛,本期投融界研究院,与您一起探寻。

01

东南亚的鱼游进中国食用油市场

统治时代,一年营收超2个茅台

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,金龙鱼——这个对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又颇接地气的品牌,实际上却并非“国产”,而是实实在在被外资绝对控股。

郭鹤年,人称“亚洲糖王”、“香格里拉酒店之父”,东南亚商业大亨,富可敌国但低调隐秘的巨贾,常年稳居华人富豪榜前十位,在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中,他以128亿美元的财富值排名第104位,并且在2019福布斯马来西亚50富豪榜中位列第一。

他也正是金龙鱼背后的创立者和掌门人。

中国改革开放后,郭鹤年便积极与大陆开展经贸合作,将子辈中他最欣赏的侄子郭孔丰派到中国开拓市场,主攻的便是粮油产业。

20世纪80年代末,郭鹤年的嘉里与中粮子公司鹏利合资成立了南海合作公司。当时,中国还处在散装打油时代,没有品牌可言,南海合作公司在先行开启粮油体制改革的深圳推出“金龙鱼”。

1991年,第一瓶金龙鱼小包装食用油面世,起初这种产品市场并不买单,但抓住中国企事业单位逢年过节发“福利”的习惯,金龙鱼以礼品的形式敲开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大门。

自此,金龙鱼开启了自己漫长的“统治时代”。

2002年,金龙鱼第二代倡导膳食脂肪酸平衡健康概念的“1:1:1调和油”问世并迅速引爆市场,年销量超过100万吨在国内小包装食用油中金龙鱼逐渐拿下了40%以上的市场份额2020年中国品牌力指数C-BPI)食用油品牌排行榜,金龙鱼位居第一……

产品阵营的扩张,市场的攻城略地,也同时塑造了金龙鱼强大的营收能力。

根据益海嘉里招股书,2017年、2018年、2019年及2020年1-6月,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07.66亿元、1670.74亿元、1707.43亿元及869.73亿元。

单从收入数据来看,2019年这一年,益海嘉里的营收约为茅台的2倍。而创业板市值前两名,宁德时代和迈瑞医疗,2019年营收分别为458亿、166亿,和金龙鱼相比更仿佛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手。

也难怪有人感叹,传统粮油生意的赚钱能力果然不可小觑。

可这恐怖数据的背后,还有不为人知的真实。

02

营收高,利润低

油里赚的都是辛苦钱

虽有巨额营收,但金龙鱼赚钱,并不容易。

招股书披露,过去三年,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 52.84 亿元、55.17 亿元和 55.64 亿元,这样算下来,净利润率只有3%多一点。

1700亿的营收却只有55亿的净利润,同样是农产品加工,卖白酒的茅台从888亿营收中获取了412亿利润,卖酱油的海天味业从198亿营收中获取了53亿利润。

换句话说,营收仅为金龙鱼一半的茅台,利润却是金龙鱼的8倍而被金龙鱼超出8倍营收的海天,利润却与金龙鱼持平。

金龙鱼的尴尬处境,也折射出整个中国食用油行业的现状——利润低,赚的都是辛苦钱。

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两点:一是成本高,二是卖不贵。

有专家分析,食用油产业链最上游的产品主要是农副产品,企业营业成本中原材料所占的比重一直接近 90%,加工附加值低。

原材料占益海嘉里营业成本的比重。来源:益海嘉里招股书

同时农产品的价格受到气候、自然灾害、全球供需、政策调控最低收购价、补贴)、贸易摩擦等多种因素影响,完全不在食用油企业的把控范围之内,波动范围比起食用油大得多。

据中国油脂网报道,2019年由于大豆价格上涨,油脂加工销售企业一度出现每吨小包装食用油亏损2000元以上的情况。

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对食用油企业来说往往是不可承受之重。

而从价格来讲,则更有故事。

2010年底,国家发改委就召开座谈会,要求金龙鱼在内的食用油龙头企业未来4个月不要涨价。食用油作为生活必需品,受到的政策关注可谓相当“沉重”,这也一定程度影响了食用油企业的自主定价权。

同时,食用油产品的同质化也使得企业很难提价。

快消行业专家朱丹蓬就曾坦言,中国食用油行业的创新空间非常有限,这导致了食用油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很严重,在创新不足的情况下往往只能转向打价格战。

益海嘉里在招股书中也坦言,中国厨房食品行业竞争激烈,公司面临来自消费者喜好及消费趋势变化、消费者品牌忠诚度、新产品推出、竞争对手定价策略、替代产品取代本公司产品、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等多种行业竞争压力。

金龙鱼面对的问题尚且如此,其他食用油企业的苦楚自不必多言。

03

“苦”生意但也有“甜”机遇

的确,如上文所述,食用油行业是一门苦生意,但在当下的时代环境和转型升级为指导的商业氛围里,“苦”生意也有“甜”机遇。

数据显示,2015-2020年,我国食用油产销量总体增长,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《2020年10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》显示,2019/2020年,我国食用油产量为2809万吨,销量为3289万吨。

随着国家关于限制散装油销售相关法规的不断出台、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升级趋势显现,中小包装食用油消费量不断上升,占据着食用油市场的主要地位。

从市场需求来讲,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多样化,传统油品已经难以满足全部消费者。近年来花生油、橄榄油、茶籽油等原先市场份额较低的油类开始崛起。

根据益海嘉里公司的销售数据显示菜籽油、花生油由于其营养价值以及其独特的油料香味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,其销售份额连续三年增加,一些企业均已开始布局花生油市场。

而原料花生的价格近年来快速走高,也主要归结于食品厂商与油料商争夺原料导致花生需求走俏。消费者选购食用油已经开始注重其健康成分如脂肪酸,以及营养物质添加如DHA等。

后续各大厂商的竞争将会是产品矩阵全方位的竞争,越来越多的市场定位将被挖掘出来。

未来一段时间,抓住新兴的市场需求和消费人群的变化,围绕差异化、品牌化、规模化当前三大商业主旋律,仍然会是食用油产业新旧企业的核心,在成本与售价的两面夹击下,整个行业或许真的还要再给自己“加加油”。

标签:

分享:

相关推荐
相关栏目
投融视界 投融专题 媒体报道 融资知识 融资建议 拿投资 融资资讯 投融界研究院
写评论
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