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个创业公司之所以能够雄起,成功,最缺少不了的就是经营。对于很多人来说,创立一家公司很简单,但是在经营的路上遇到了很多的坎坷,才导致了失败的结果,那么,如何成功经营一家创业公司?我们一起来看一下。
利用现有资源
现在很多创业公司创业缺少整合利用现有存量资源的意识,都是开发增量资源,差别是什么呢?增量资源往往意味着巨大的经营成本支出。举个例子,开一家传统的出租车公司,就要购置大量的出租车,要花很多钱,做起来自然发展缓慢且风险巨大,而uber则整合现有的存量资源——把已经有的车辆拉到他的平台上,不用另外购置资产,自然更容易快速崛起。
资产要轻
上面提到了增量与存量的问题,开发增量往往意味着重资产,很多行业都是重资产行业,比如必须有大量且昂贵的生产设备,所以,进入重资产的行业就要谨慎,尽量选择轻资产行业,对初创公司是明智之选。当然,如果有了轻资产与开发存量资源的意识,能够在重资产行业做到轻资产化,那你的竞争力就强了。比如曾经的蒙牛乳业,在自己几乎没有资产的时候却要做重资产的生意,于是他们就盘活了一些产能过剩的牛奶生产厂家的生产线,利用存量资源做了重资产的行业,结果迅速崛起。
为整条产业链创造价值
现在见很多创业公司的老板,他们只是谈自己公司怎么盈利,消费者为什么买自己的东西,其实,从市场的本质来讲,这样的公司很难做的大、走得远,因为,哲学告诉我们,一样东西只有相关各方都希望推动其成长,这样东西才能顺利、快速的发展壮大。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共赢观念——只有为你所从事的这条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创造了价值,你才是最有价值的,才能把控全局,才能被大家推动成长。可能有人会说,我开店买原材料商的货,我卖好商品给顾客,这不就是为产业链中所有人创造价值了吗?理论上是的,但是不要忘记了你是处在一个竞争环境下,这时只有设计一个更科学合理的共赢机制,战胜了竞争对手,才是有效的价值创造。
稳定的现金流
如果你还没有创业,或是公司规模还不大的时候,可能还感觉不到现金流的重要性,但是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现金流就是公司的空气,一刻都不能缺少。现在很多公司就是死在呆坏账过多、回款慢、回报期过长等现金流问题上,所以,选择一个现金流健康的行业很重要,或是你有能力在现金流不畅的行业做到现金流通畅,一样的,那你的竞争力就非常强大了,没这个能力就回避的好。
与消费者更多的接触点
做过互联网生意的人应该有最深切的体会——获取消费者的成本越来越高,而顾客光临的频次却越来越低,大部分都是来一次就不来了,线下的实体商业也有这样的问题,所以,首先是选择与顾客接触更多的领域,比如社区便利店,顾客光顾、回购的机会自然更多。但是不可能都去做社区便利店,那其他行业怎么办?就是多设置一些与顾客的接触点,比如,一家西餐厅,其与消费者的接触点恐怕主要就是晚上,而顾客又不能天天吃西餐,所以与顾客的接触点很少,就很容易被忘记,更谈不上忠诚度。如果这家西餐厅增加了上、下午茶,西式早点,甚至是开发了外卖,这样与消费者的接触点多了,销售的机会多了,顾客的粘性也自然大了。
使用流程简单方便
在如今这个智能化、服务升级的时代里,消费者已经越来越懒,或者说是越来越挑剔——稍微复杂一点就没兴趣继续下去。这也是为什么餐厅的菜单菜色减少了,生意反倒好了的原因——降低了顾客的选择成本。这里说的交易流程简单只是针对顾客而言的,往往顾客越是简单,背后商家就要越是有一套复杂的系统支持,而这也是竞争力的一部分。
消费频次与价格
大家都知道,生意往往分为四类——低频高价、高频低价、高频高价、低频低价。高频高价不用说,谁都喜欢,但竞争一定超乎寻常的激烈、高频低价往往是大资源愿意做的,比如滴滴或美团。低频高价往往是一些细分小众市场,很多创业公司在这个维度生存起来相对较容易。而低频低价往往是大家都不愿意选择的,其实,这时候如果你解决了低频低价导致的盈利能力低下问题,同样可以创造出惊人的竞争力,比如,虽然你这项产品是低频低价,但是你却可以通过这个与顾客创造连接,销售其他高频或高价商品,或是可连带推销很多低频低价商品,都会让你有更多收入,又能回避激烈竞争。
运营者的大部分工作是委派
善于放手是管理的艺术,而委派任务的问题在于,作为管理者你对一切负责。那么如何更好地委派呢?衡量好任务失败的后果维度,做好任务的影响力分析,决定哪些可以放手交给别人,哪些需要自己承担。
细节让员工更满意
通常大家认为在办公室提供食物只是微不足道的细节而已,但事实上提供的并不只是食物本身,而是给出一片空间供员工进行八卦和娱乐,放松身心才能更好的投入工作。而办公室的设计更能影响工作效率,足够舒适的办公区有益提高创造力。
关于“如何成功经营一家创业公司?”的全部介绍就到这里了,创业经营也是一门技巧,各位想要创业的老板要注意了,不要忽视了经营这件大事。
注:系本文编辑转载,来自网络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投融界立场。如内容、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