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块钱你买不了吃亏,一块钱你也买不了上当,走过路过…”
街边低价店里,嘈杂的扩音喇叭正卖力招揽生意。
大部分人路过时,都会笑笑却不进去。
毕竟,这个年代,一块钱能买的东西,少的可怜。
不过,怪事年年有,今年特别多。
长安汽车昨天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则公告,将全资收购日企铃木所持的,双方合资企业“长安铃木”全部股份。
本来,这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股权收购案子,但后来经媒体证实的收购价,却惊呆了一众吃瓜群众。
1元人民币!
别惊讶,就是你手里那不起眼的一块钱钢镚。
在这笔让人看不懂的收购案中,长安汽车将以1元“超值价”,收购日本铃木及铃木中国所持有的长安铃木40%股权及10%股权。
收购完成后,长安铃木将摘下“合资企业”的帽子,彻底成为长安全资子公司。
铃木怎么了?
铃木是一家老牌汽车制造日企,1984年开始向中国市场输出技术,并先后于1993年、1995年,和长安、北汽成立了“长安铃木”、“昌河铃木”两家合资车企。
之后20多载浮沉,虽然铃木在国内市场影响力始终不及其他国际车企,但在小众的圈子里,铃木品牌的口碑一直不错。
但作为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合资企业,口碑再好,销量跑不赢市场份额的话,就意味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。
今年6月,昌河铃木宣布解散,这次长安与铃木合资关系再度瓦解,基本坐实了铃木汽车退出中国市场的传言。
“大约在25年前,我们在中国第一次推出了奥拓车型后,我们一直在努力开拓中国市场。然而,由于中国消费者转而倾向于大型汽车,因此我们决定将所有股权转让给长安汽车。”
铃木汽车董事长铃木修,在声明中道出了撤资缘由。
在刚进入中国的时候,由于经济水平限制,国内消费者更青睐小型实用的车型,像铃木奥拓、雨燕这样的高性价比小型车很畅销。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,国内消费者在汽车的选择上,不管是出于舒适度还是面子考虑,中大型车都是首选。
在2011年短暂达到22万辆销量顶峰后,铃木开启了震荡下行的不归路。
据乘联会数据,2017年长安铃木全年销量8.65万辆,同比下滑26%,在所有汽车厂商中排名第53位,当年亏损8482万元。2018年1-5月,长安铃木累计销量为2.19万辆,同比下滑45%。
当年的“小车王子”落到这般境地,令人嘘唏。
仓促退资,跨国企业纷纷出华
今年,撤资离华的跨国企业不少,不管是关厂的尼康、三星、日东电工,还是出让股权的铃木,他们都在向资源市场传递一个信息:
在中国市场随意捞钱已成过去式!
不管是日益增长的用人、场地等基础成本,还是来自中国本土企业日积月累的强力狙击,一旦销量落败失去市场,即使再庞大的跨国企业也吃不消“持续不赚钱”这种事情。
这些出华企业,一般都会像三星和铃木一样,进军如印度这样新崛起并具有极大人口红利挖掘潜力的国家。
一方面,在人均经济偏落后的国家,像铃木汽车这样极具性价比的产品还是很吃得开的;另一方面,三星迁厂印度,也是看中了当地廉价劳动力及其优厚的外资优惠。
在外企撤资这件事情上,其实我们可以分为两点来看:
一、当然是我们的生活条件在变好。好到什么程度?这些入不敷出的跨国企业已经支付不起本地员工的工资。虽然是玩笑话,但也基本属实。
因为消费水平提高,个人收益也要跟着提高,虽然不像房价涨那么快,但至少得保障基本或中等偏上的消费需求。
二、本地企业的崛起。要放在以前,让消费者在本地品牌和外资品牌中间选择,一大半肯定是选择外资的,因为在他们眼里,本地品牌一直给人一种品质欠佳的感觉。
但随着几十年的发展,尤其是近几年,不管是高新技术领域还是传统制造业,本地品牌竞争力及市场口碑都有与国际品牌相抗衡的潜力,这样的环境下,会有部分消费者偏向本地品牌。
如果持续这样的状态,外企在华的日子,会越来越不好过。
长安这笔1元购,真的“超值”吗?
虽然有部分网友表示,一块钱买50%的股权太划算了,但还是有一部分理智的人给出了不一样的分析。
首先,长安收购的这些资产,从整体来看,其实是负的,也就是传说中的资不抵债。虽然现成的厂房、成熟的技术、经验老道的员工都是长安所需要的,但就铃木汽车现在的市场份额,如果不摆脱小型车这个“桎梏”,想盈利基本无望。
虽然有人说,长安其实自身产能已经足够,根本不必要接收“长安铃木”这个摊子,但不管是出于政治因素还是公司前景考虑,长安不得不接这个盘。
这么一个大型地方企业,不能像网友说的“直接申请破产”,除非到了确实无法挽回的地步,地方政府肯定是不同意企业走破产这条路的,一方面,破产意味着员工失业,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隐患,另一方面,一家大型企业相当于是一个地区的门面,就这么破产的话,以后还怎么谈其他内资甚至外资的引入?
再回到长安自己的角度,毕竟铃木留下的,是已经成熟的一份产业,与其花重金研发旧技术,不妨在旧技术基础上花钱做研发,保优去劣,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。再加上,合资双方分道扬镳,外资可以拍拍屁股拿钱走人,作为本土合作的企业,对于那些已售车型的售后服务,不管接不接盘,在民意上,都是要你承担的。
与其闹到政商两不讨好的地步,还不如直截了当的接盘,以表态度。
说白了,这是个近期痛苦、长期受益的明智选择。当然,这份前景是在长安有能力对铃木这个品牌“起死回生”的前提下。
对自有品牌,多点期待
不管怎么样,“长安铃木”终归成了我们自己人的公司,从这个角度来看,还是可以接受的。
在互联网不断熏陶和本地品牌持续发力的情况下,作为消费者,我们应该给国产品牌更多的包容,即使短时间内,国产品牌无法超越外资品牌,但只要在不断正向追赶的路上,就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。
政府尽力打造的“中国品牌”、“中国制造”,是有其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的,作为和谐的网友,在抨击大错特错的人或事的时候,也给那些正在默默努力着的同胞或正能量的事情,点个大大的赞。
版权声明:
1. 本文为投融界原创,未经许可不准转载,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,违者必究;
2. 转载请联系客服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