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 > 创业

中国合作人中心陈宇飞:人工智能99%都将失败!

人工智能濒临“引爆点”。中国知名企业华为最近宣布:加大对人工智能(ArtificialIntelligence,AI)、VR/AR等前沿技术研发,致力于实现智能终端体验的跨越式提升。据投融界统计,2016年至今中国AI领域共有365起合作事件,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已达95.6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.25%,预计到2

人工智能濒临“引爆点”。

中国知名企业华为最近宣布:加大对人工智能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AI)、VR/AR等前沿技术研发,致力于实现智能终端体验的跨越式提升。据投融界统计,2016年至今中国AI领域共有365起合作事件,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已达95.6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.25%,预计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203.3亿元。

各大分析公司也预测了AI合作的更大热潮。IDC预计四年内用于AI软件的合作销售增长54%,这也就意味着合作额将从2016年3.6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超过20亿美元。

中国合作人中心合伙人陈宇飞指出,产业快速增长的背后,存在着同质化竞争、概念落地难、产品商业化难、合作回报率不对等、供需失衡等问题。

“互联网+人工智能”千亿风口

人工智能深受资源青睐,2017年第一季度就有30多家企业获得合作。投融界统计,医疗健康领域的AI创业公司表现尤为突出,关注度和合作量最高。

投融界收集的医疗类AI企业合计55家,其中上市公司5家,获得合作的有24家。不包含上市公司,医疗类AI企业共合作22.355亿人民币,未透露的有26家,参与合作的机构和企业一共有59家。

投融界专家吴烨维介绍,现阶段的AI应用,以最简单的化验分析为例,虽然样本采集诸如采血、采便、穿刺等还需要人工来进行,但样本分类、离心、推片、染色、划片等后续环节的人工智能操作效率更高,并且可以通过将样本数据与大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来做出判定。

在专科疾病的诊断排查方面,AI应用前景可观。据统计,2015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表明每年新增约430万侵袭性癌症病例。目前运用AI技术进行癌症诊疗的单次费用约2500元,若包年服务则是1万元/年,若按每人每年4000元-5000元计算,每年癌症诊疗AI领域新增市场空间能高达约200亿元。

统计机构IDC预测,到2020年医疗数据量将达40万亿GB,数据生成和共享的速度将迅速增长。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于辅助诊断、药物研究、医学影像、基因科学等细分的医疗场景。

不独医疗行业如此。投融界统计,2014年我国AI市场规模48.6亿元,截至2016年底已经增至95.6亿元。2014年初全国人工智能企业只有23家,截至2016年底则高达755家。

为加快我国在AI领域发展,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《关于积极推进“互联网+”行动的指导意见》,将“互联网+人工智能”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。到2018年,将打造出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,并基本建立人工智能产业体系、创新服务体系等,形成千亿级的AI周边市场应用规模。

在吴烨维看来,“互联网+人工智能”正成为下一个风口,或将改变行业的合作逻辑。

人工智能99%都将失败?

天量资源聚焦人工智能,已经形成泡沫效应。

360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和创新工场的董事长兼CEO李开复都公开表示,AI市场极有可能面临第一次调整,一批初创企业可能会在调整中面临死亡。VC们短期内的巨大利润要求很可能“带歪”整个行业的发展,导致一些AI公司死亡,整个行业估值下降。

中国合作人中心合伙人陈宇飞认为,创业者过多地关注“人工智能”概念本身,而相对地弱化了创业规律。随着IPO提速,很多高估值项目将面临退出难题。而分析它们的营收、商业模式以及PE、PS可见,人工智能尚未到达全面商用阶段,全面盈利预期无从谈起。

行业泡沫产生的原因如下:一是市场发展迅速,合作人预期高;二是创业门槛高,以科学家为主的人力成本高;三是一级市场资源供给量大、流动性好与优秀企业缺乏的矛盾。

“99%的人工智能企业都将死亡!”陈宇飞直言,互联网创业成功率尚且不足1%,例如去年3000多家生鲜电商就几乎全军覆灭,而人工智能对资源、技术、人才、场景等要素的要求更高。在IPO提速以及高估值的双重作用下,2017年AI行业可能洗牌。

“其实你看到的世界很可能不是真的。人工智能风口只有2%的人能够成为赢家!”CSDN创始人蒋涛表示,AI创业公司有以下3种生存方式:寻求并购变现;加强生态合作、形成高壁垒;管控现金流、高效运营。

蓝驰创投执行董事曹巍则确信现在是人工智能的春天。从数据丰富度和基础设施建设角度讲,AI行业尚处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。从资源层面讲,“目前进入C轮合作的企业数量相当少,证明资源对该行业推动处于早期阶段,未来存在大量机会。”

中国合作人中心合伙人陈宇飞建议,在选择人工智能项目时要关注三个方面:一看创始人团队中是否有技术专家,二是要能够解决实际的商业问题,三则是看是否针对单一领域。尤其第一点。

标签:

分享:

相关推荐
相关栏目
商业计划书 创业人群 行业创业 创业知识 创业故事 创业指南
写评论
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