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 > 创业

开复谈智能硬件 四大忠告避免创业者趟雷

【内容摘要】这四大忠告为:不要去做看起来已经很火的领域;谨慎看待硬件创业中的“互联网思维”;智能硬件不是加了芯片能联网就“智能”那么简单;不要低估硬件生产及供应链方面的难度。

【内容摘要】这四大忠告为:不要去做看起来已经很火的领域;谨慎看待硬件创业中的“互联网思维”;智能硬件不是加了芯片能联网就“智能”那么简单;不要低估硬件生产及供应链方面的难度。

在新京报主办的“寻中国创客”七月论坛上,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作为导师,给智能硬件创业者提出了四大忠告。

1、不要去做看起来已经很火的领域

当创业者选择方向的时候,一定要谨慎,不要盲目跟风。巨头已经进入的领域,小创业者再去跟时,就会处于非常劣势的位置,成功概率渺茫。李开复建议创业者选择方向一定要谨慎,可以从专注地解决一个明确用户痛点的角度出发创业。

创业公司尽量不要做平台类、通用式的产品去做尝试。当你做类似的产品被巨头盯上后,他们很可能会复制你这个产品。巨头可以赔钱做这类产品,但创业者没有任何资源去烧钱。

国内有些创业者喜欢拷贝国外的创意或产品,如果有些东西美国已经做得很成功,中国还没有,也建议不要跟风,不要做同质化的产品。因为你会复制,别人也会。

2、谨慎看待硬件创业中的“互联网思维”

用所谓的互联网模式,赔钱卖出产品,用烧钱的方法换用户量,以后用大数据赚钱?这种思维肯定是有问题的。卖硬件时如果量比较大,做赔钱的生意,售后、渠道等问题也会越来越多。创业公司的合作能力普遍不足,公司很容易做不起来。

“互联网模式”适合软件,软件产品研发比较简单,可以迭代修改,推广产品边际成本比较低,但是硬件却非如此。通过互联网模式可以快速试错迭代,但硬件迭代试错周期一次至少1、2个月,而靠大数据赚钱还比较遥远,目前真正赚钱的还是靠硬件。2014年,苹果全年收入中90%都来自于硬件销售。

很多创业者想模仿特斯拉、小米的“互联网模式”来做硬件。但如果只是把“互联网模式”移植到硬件,这绝对是不够透彻的。最好的模式是产品本身需要是一个好的硬件,而且不赔钱,标准式地去合作,慢慢扩大生产,达到规模效应。

3、智能硬件不是加了芯片能联网就“智能”那么简单

智能并不是硬件的目的,消费者用智能硬件是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。千万不能把“智能”当做用户的需求,用户的需求跟产品的功能两者不一定是一样的。现在的东西加个芯片,加个APP,连上手机不表示它就智能了,更重要的是它真的是一个有用的东西。

智能不一定是好东西。当年苹果做的NEWTON PDA是很智能的产品,然而没有什么获得多少用户,产品最终被淘汰。后来苹果出的IPOD虽然不智能,但很好用,解决了用户听音乐的实际问题,获得了空前的成功。

4、不要低估硬件生产及供应链方面的难度

不少创业团队认为,只要找好硬件团队,量产交给代工厂,就万事大吉了。他们忽视了智能硬件产品在量产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坑。

硬件创业跟软件不一样,软件开发部署好了,丢到网上,就进入了使用阶段。硬件还有打样、产品优化、试产、开模、量产的过程在等着创业团队去面对。

李开复表示,创新工场经帮乐视做电视的供应链,也曾经帮美图手机寻找代工和硬件人才。创新工场认为,量产、供应链方面的难度是不能低估的。同时,创新工场也看到了很多硬件创业者的痛点。

创新工场在硬件方面的解决方案是和富士康合作,让富士康对接所有合作的硬件项目,在高度合作的情况下,如果团队需要开模,它可以免费提供,如果团队需要小量生产,它可以破例进行试生产。

标签:

分享:

相关推荐
相关栏目
活动 商讯 创业 大公司 投融视频 风投 融资 投资 原创
写评论
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