泡面榨菜二锅头,摩拜单车遛一遛,购物就上9块9,还包邮……
这个夏天,拼多多、泡面、榨菜等低价商品二次翻红,廉价的生活让消费降级一词着实火了一把。
近日,沉寂良久的康师傅发布了一份极其漂亮的成绩单,半年报显示:
上半年康师傅实现收益309.96亿元,同比增长8.5%;净利润(公司股东应占溢利)13.07亿元,同比增长86.59%。而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,无疑是公司上半年的方便面销售收入达到63.08亿元,同比增长8.40%。
无独有偶,康师傅国内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,统一同样表现亮眼。
其半年报显示,统一企业上半年实现收益112.24亿元,同比上升6%;净利润7.143亿元,同比上涨25.4%;其中,统一方便面业务的收入为41.52亿元,同比增长8.0%。
与此同时,泡面的那些搭档们,也跟着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。
一包几毛钱的涪陵榨菜,光是上半年,就实现了10.64亿元的营业收入,同比大增34.11%;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就达到了3.05亿元,同比增长77.52%。
做低端酒牛栏山二锅头的顺鑫农业,也迎来了业绩大爆发。其实现营收72.33亿,同比增长10.45%;净利润为4.81亿元,同比暴增96.78%。
然而,这些低价产品的销售数据可不是一直都如此。
从2013年开始,随着国人消费水平提高,中国市场方便面销售额持续下滑。至2015年,康师傅控股的净利润更是从4.08亿美元直接暴跌到2.56亿美元。
3年来,利润接近腰斩。
那么如今,这些看似早已远离国人生活的低价产品,为何会再次强势回归?
难道真的是因为人们越来越穷了?
消费大降级的时代终于要来了?
“康师傅们”大卖≠消费降级
事实,并非如此!
单从康师傅的半年报来看,上半年销售额上涨,主要归功于高价方便面。上半年,康师傅方便面销售额为111.34亿元,增长8.40%,其中高价袋面销售额增速最大,为14.83%;低价袋面和干脆面的销售则依旧呈下滑趋势。
而统一在半年报中也表示,定位高端的汤达人,2018年上半年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,带动了方便面产品结构转型。
也就是说,销售单价的上升,才是“康师傅们”上半年漂亮业绩的主要成因。这也表明,大众口中的消费降级,并未真的到来。
同样,榨菜行业亦是如此。
通过分析榨菜行业发现,过去15年,榨菜业整体销量只是保持基本稳健增长,并没有亮点之处。真正推动业绩大增的主因,是产品单价大幅上涨。
2017年2月份,涪陵榨菜就曾宣布对主力产品进行涨价。
由于榨菜产品集中度高、定价能力强,近年来,涪陵作为行业龙头,其对产品的提价并未对销量带来影响,而这也从侧面印证了,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开始变低。
相比价格,消费者更注重品质消费。
“如今的消费是多元化的,人们在不同的场景下,会做出不同的消费选择。一个人可能在吃饭的时候选择吃方便面、喝二锅头,但却在着装上选择名牌的服饰,使用高端的电子产品。”
无论是消费降级还是消费升级现象,在社会中是并存的,仅从单一品类的消费变化并不能得出消费降级或升级的结论。
所以,单从“康师傅们”大火、共享单车、拼多多等传统“低价”经济持续发烧去谈全民消费降级,更是有失偏颇。
谈消费降级,究竟在谈什么?
如果说,从单一品类消费品的销售变化来判断全民消费是否降级不够准确,就算从经济基本面的一些数据看,所谓的消费降级,其实也有点站不住脚。
那么,当谈起消费降级,我们究竟在谈什么?
其实,谈的是消费结构的变化。
吃泡面配榨菜,也许是为了陪朋友听场音乐会;每天骑共享单车,也许只是为来年旅行省钱……
随着新一代的消费大棒逐渐交到90后手上,消费场景也越来越多样化,消费观念、以及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化。
近年来,食品烟酒、衣着等生活必需品消费的比重逐年走低,交通通信、教育文娱、医疗保健等服务类消费比重不断攀升。
以旅游消费为例,据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的《2018年上半年旅游经济主要数据报告》显示,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8.26亿人次,同比增长11.4%;国内旅游收入2.45万亿元,同比增长12.5%。
文化娱乐消费也在不断攀升。根据大麦网、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数据,现场娱乐(指可在现场观赏或体验的娱乐活动)类型的服务类消费也在保持逐年增长趋势,过去五年(2013年~2017年)复合增长率达11.4%,2017年票房规模已达到128亿元。
文娱等软性消费比重增加,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消费结构正发生转变。加上近年来收入水平保持稳定增长趋势,大量数据都向好。
数据是不会骗人的,可是为什么大家还觉得自己被降级了?
难道真的只是这届网友太喜欢卖穷了?
究其本质,无非是生活成本涨的太过离谱。
房价暴涨,消费品涨声一片,养老、育儿等各种基础支出成本都在走高,这让我们不得不看紧钱包。
钱只能花在该花的大头上,这才是我们频感消费降级的原因。
关于消费降级,要有自己的理解
不管是真降还是假降,关于消费变化这个话题,会一直持续。不过,面对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,只用简单的升级或降级来概括人们的消费行为,显然不够科学。
阶级不同,面临的处境不同,直接导致对消费的态度也不同。
家里有矿的人,一定不能理解,为了1000块钱绩效奖金,办公室白领们加班加到绝望是什么感受;喝的起茅台的人也肯定不懂,只舍得喝二锅头的人口中所说的消费降级意味着什么……
社会是个综合体,总有一部分人在经历消费降级,而另一部分人在不断升级。
当你在低价电商网站上抢购着康帅傅的时候,别人可能在奢侈品店里疯狂扫货。毕竟,业绩大涨的不止有康师傅、顺鑫农业,还有茅台、DIOR、驴牌……
所以,不分人群,只问大环境消费有没有降级,没有太大意义。
当我们背负着高额房贷、房租,承受着婚嫁、育儿、养老的大额成本时,消费究竟有没有降级?
恐怕只有我们自己最有发言权!
版权声明:
1.本文为投融界原创,未经许可不准转载,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,违者必究。
2.转载请联系客服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