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:基本做法是
1. 确定公司估值。譬如你觉得公司业务好,如果现在出手把公司卖掉的话值1000万;合作觉得业务虽然好,但是只值500万;假设经过多轮谈判,双方都认同700万,那就确定了公司估值。虽然有财务模型可以计算估值,但一般按模型算出来的估值只作为参考。谈判的过程像菜市场买菜,只是形式高大上。
2. 根据后续要开展的计划,也就是花钱的计划,团队拟定,并提出建议合作人出钱的额度。譬如公司十个人,人均年薪20万,加市场拓展等一堆费用,预计一共需要300万用时半年获得盈亏平衡过,或者其他双方认同的经营指标。那就确定了合作额为300万。
3. 在上述基础上,团队的股比占70合作人30,原公司注册资源假设是70万且都为团队持有,那合作人就放30万进注册资源,270万进资源公积。
实际过程会比这个过程复杂非常多。
总体上是团队股权稀释没错。
1. 确定公司估值。譬如你觉得公司业务好,如果现在出手把公司卖掉的话值1000万;合作觉得业务虽然好,但是只值500万;假设经过多轮谈判,双方都认同700万,那就确定了公司估值。虽然有财务模型可以计算估值,但一般按模型算出来的估值只作为参考。谈判的过程像菜市场买菜,只是形式高大上。
2. 根据后续要开展的计划,也就是花钱的计划,团队拟定,并提出建议合作人出钱的额度。譬如公司十个人,人均年薪20万,加市场拓展等一堆费用,预计一共需要300万用时半年获得盈亏平衡过,或者其他双方认同的经营指标。那就确定了合作额为300万。
3. 在上述基础上,团队的股比占70合作人30,原公司注册资源假设是70万且都为团队持有,那合作人就放30万进注册资源,270万进资源公积。
实际过程会比这个过程复杂非常多。
总体上是团队股权稀释没错。